最近秋风一吹,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不少。不过天气一凉,胃口倒是越来越好了,总想找点暖和又滋补的东西吃。这时候如果还天天外卖麻辣烫或者凉拌菜,总觉得对不起渐渐转凉的天气。俗话说“秋天进补,来年打虎”,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季节转换的时候,饮食稍微调整一下,整个人状态都会不一样。
今天就来分享四道特别适合秋天的菜,不但好吃,做起来也不复杂,食材都是平时容易买的,不管预算多少都能轻松安排上。这几道菜兼顾了营养和美味,天天换着吃,身体暖暖的,免疫力也悄悄提升,整个人都不容易生病啦。
一、嫩滑鲜香【鲈鱼蒸蛋】
鲈鱼蒸蛋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,看起来简单,吃起来特别惊艳。鲈鱼肉质细嫩、味道清淡,和蛋羹搭配在一起,既有优质蛋白,又容易消化,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吃。
做法也不难:先把鲈鱼片成薄片,用少许盐、料酒和姜丝稍微腌一下去腥。鸡蛋打散后加入温水(比例1:1.2左右),加一点点盐搅匀,过滤掉气泡后倒入深盘中。等蒸锅水烧开,放入蛋液,中火蒸8分钟左右,等到蛋羹基本凝固时把鱼片铺上去,再继续蒸4-5分钟。出锅时淋点生抽、香油,撒上葱花就好了。
展开剩余71%蒸好的鲈鱼蒸蛋,鱼肉嫩、蛋羹滑,每一口都是满满的鲜味。这一口嫩滑,不仅是味蕾的享受,更是体贴身体的开始。秋天干燥,吃蒸菜不容易上火,还能补足优质蛋白质,增强体质。
二、暖心暖胃【板栗红枣枸杞鸡汤】
板栗红枣枸杞鸡汤,是秋季绝不能错过的滋补汤水。喝一碗下去,从喉咙暖到胃里,超级舒服。板栗香甜软糯,红枣自带天然甜味,枸杞明目,和老母鸡或鸡腿一起炖,汤鲜味美,营养全面。
炖一锅其实没那么多讲究:鸡肉焯水去血沫,然后和洗干净的板栗仁、红枣、姜片一起放进锅里,加足水,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。出锅前10分钟加入枸杞,最后加点盐调味就行。不喜欢鸡肉的也可以换成排骨,一样好吃。
这碗汤喝起来清甜不腻,板栗吸饱了汤汁变得粉粉糯糯的,鸡肉炖得软烂。天一冷,喝碗热汤比穿秋裤还管用。红枣和枸杞都是常见的滋补食材,搭配板栗和鸡肉,补气血、强免疫,秋冬季节少感冒,就靠它了!
三、开胃下饭【青辣椒炒牛肉】
觉得炖汤太费时间?那来一道快手下饭菜——青辣椒炒牛肉。牛肉富含铁和蛋白质,青辣椒维生素C含量高,一起炒不仅颜色好看,味道也特别赞,香辣开胃,超级下饭。
做法特别简单:牛肉切薄片,用生抽、蚝油、淀粉和一点油抓匀腌制10分钟。青辣椒切段,再准备点蒜末。热锅凉油,先把牛肉快速滑炒到变色盛出。锅里留底油,爆香蒜末,下青辣椒炒出香味,再倒回牛肉,加少许盐和生抽快速翻炒均匀就好了。
牛肉嫩而不柴,辣椒清脆微辣,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。天气转凉,胃口大开,这道菜就是米饭的“最佳搭档”。营养全面又好吃,增强体力、提高免疫力,再忙也要好好吃饭!
四、浓郁入味【土豆烧排骨】
要说解馋又管饱,那必须有土豆烧排骨的名字。排骨炖得软烂,土豆吸饱了肉汁,入口即化,香得让人停不下筷子。这道菜荤素搭配一锅出,非常适合家庭餐桌。
做法家常但不失风味:排骨焯水捞出,土豆切块。锅里放油,加冰糖炒出糖色,下排骨翻炒上色,加姜片、八角、生抽、老抽和料酒炒香。加入没过排骨的热水,烧开后转小火炖30分钟,再加入土豆块继续炖20分钟,最后大火收汁,撒点葱花就完成。
排骨香浓,土豆软糯,汤汁拌饭都能吃一大碗。越是简单的家常味道,越能抚慰人心。土豆提供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,排骨含优质蛋白和钙,营养均衡,暖和饱腹,吃了浑身有劲。
这四道菜各有特色,做法都不难,食材也常见,一周换着做,吃饭再也不单调。秋天吃得好,冬天病就少,这话是真有道理。饮食上稍微花点心思,比吃补品实在多了。大家最近都喜欢做什么好吃的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秋日食谱~
发布于:陕西省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