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唐名将薛仁贵的家族传奇:玄孙辈的文治之路】
一、将门之后的百年传承
薛仁贵作为初唐名将,为薛氏家族奠定了百年基业。令人惊叹的是,这份荣耀一直延续到他的玄孙辈都未衰落。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薛仁贵玄孙辈中最具代表性的薛平家族。
二、薛平的仕途成就
薛平12岁就出任磁州刺史,展现出过人的政治天赋。他曾在南衙担任宿卫长达三十年,历任多个要职:从左龙武大将军到义成节度使,再到左金吾卫大将军和平卢节度使,在每个岗位上都政绩斐然。826年升任河中节度使,获封韩国公。830年入朝担任太子太保,次年以司徒身份退休,832年去世,享年80岁。
三、薛平诸子概况
薛平共有八子,其中:
- 长子薛广、次子薛文范和幼子薛勤未见史载事迹
- 三子薛文度官至监察御史里行
- 四子薛湘任许州司士参军
展开剩余74%- 五子薛宜僚为家令丞
- 七子薛廉任虢州司法参军
而六子薛从的仕途最为显赫。
四、薛从的仕途起点
薛从,字顺之,山西河津人,出身显赫:
- 曾祖父薛楚玉是范阳节度使
- 祖父薛嵩为昭义节度使
- 父亲薛平任河中节度使
他凭借家族功勋入仕,初任左清道率府兵曹参军。当时白居易在《薛从可右清道率府仓曹制》中特别称赞其父薛平的功绩,认为薛从完全胜任此职。
五、造福一方的父母官
担任汾州刺史期间,薛从大力兴修水利:
- 开凿沟渠引水灌溉
- 惠及民田和公田
- 为当地农业带来实质改善
这些惠民工程即便放在今天也值得称道,在古代更是难能可贵。
六、未雨绸缪的智慧
在濮州刺史任上,薛从展现了卓越的预见性:
- 提前储备2万斛粮食
- 成功应对山东大水灾
赈恤使赵才因其防灾有功,特举荐他升任将作监。
七、父子同朝的佳话
薛从后来入朝为官,与父亲同朝共事,官至领军卫上将军,最终成为一代名臣。去世后追赠工部尚书。虽然这一代薛氏子孙未延续先祖的武将之路,但薛从在文治方面的成就同样光耀门楣。
八、唐末的家族变迁
到唐末藩镇割据时期,薛氏后人事迹逐渐淡出史册。补充一些家族往事:
- 薛嵩之弟薛昽曾继任节度使
- 后被部将裴志清驱逐
- 其辖地被分为三部分
- 族子薛雄因拒绝参与叛乱而遇害
这个传奇家族的故事,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